(记者:李润梅 实习生:寇潇云)全覆盖走访摸排,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低保,确保应保尽保;开展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,全区2104户困难群众,实现100%结对帮扶;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,开启“主动发现”模式……
近年来,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“两不愁三保障”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,扎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,确保精准扶贫帮困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,让困难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。
全覆盖走访摸排
“工作人员上门走访,了解到我家的情况后,不仅为我们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,还为我们申请了低保,现在一家人的生活有保障了!”日前,家住建胜镇四民村的秦春燕一家领到了低保金1940元。
秦春燕今年35岁,大儿子12岁,小儿子5岁。丈夫唐正胜患病前,全家生活靠二人在外务工维持。后来,唐正胜因结肠腺癌腹腔转移住院治疗,家庭生活陷入困境。
今年2月,四民村网格员在入户走访时发现,秦春燕既要照顾患病丈夫,又要照顾两个孩子,本人无法外出就业,生活十分困难,于是迅速向上级部门作了汇报。建胜镇及时启动临时救助,给予秦春燕一家临时救助金6960元,同时按照低保程序,将秦春燕一家纳入了低保。
现在,秦春燕一家已经开始领取低保金,同时两个孩子还分别获得了在校学生和学前教育分类救助。
近年来,区民政局扎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,开展“兜底保障”专项行动,完成城乡低保一体化同标调整工作。区民政局还依托镇(街)、村(社区)工作人员,开展全覆盖入户走访或电话问询,及时了解、掌握辖区群众遭遇突发事件、重大变故等特殊情况,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低保,确保应保尽保。
今年1-5月,全区共救助8876户次、11879人次,累计发放低保金约794万元。
一对一精准帮扶
“我想学门技术,靠自己的努力好好生活。”近日,家住跃进村街道跃新社区的刘炜,在社区工作人员帮助下,参加了免费小面技能培训。刘炜因年龄等原因一直没有找到工作,靠低保金生活。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他有就业意愿后,决定对他进行一对一精准帮扶,尽力帮他实现就业愿望。
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为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帮困工作,该局牵头制定《大渡口区精准扶贫帮困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工作方案》,把精准扶贫帮困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,做到户户见干部、户户有责任人,确保帮到点上、扶到根上。
据了解,我区精准扶贫帮困对象主要为城乡低保户、民政建档特殊困难家庭、特困人员、孤儿等。《方案》出台以来,区领导主动认领,深入帮扶对象家中听民声、解难题。全区59个区级部门、8个镇街及部分企业迅速行动,与困难群众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,定期开展入户走访,了解情况、研究问题、解决问题。目前,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持续改善、自主脱困能力不断增强,全区精准扶贫帮困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。
跳磴镇沙沱村8社低保户冉阳光,便是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的受益者之一。土墙房被改为砖房,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舒心。
截至目前,全区共有困难群众2104户,均实现了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,帮扶率达100%。
主动发现实打实
家住春晖路街道新华社区的独居老人李林患有精神障碍,是社区工作人员重点关注关爱的对象。近日,她突发重病,社区工作人员得知后,立即将她送到医院治疗,并及时启动临时救助程序,为她支付了1万余元的住院费。
“精准扶贫帮困路上,决不漏掉一户贫困家庭,决不落下一个困难群众!”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称,为切实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、紧迫性、临时性生活困难,发挥好临时救助“托底线、救急难”功能,我区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》。
《通知》明确规定,当特困人员、孤儿,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四类困难群众,遇到医疗困难、重特大灾(伤)害、就学困难、生活困难,可以申请临时救助。比如,在重特大疾病救助方面,最高可获50000元临时救助。
与此同时,我区还开启临时救助“主动发现”模式,要求镇街、村(社区)及时发现并核实辖区居民遭遇突发事件、罹患重病等特殊情况,帮助有困难的家庭或个人提出救助申请;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,提前将专项资金下拨到各镇街并建立专户;开通临时救助“绿色通道”,将1000元以下小额临时救助审批权下放到镇街……
今年以来,我区累计排查困难群众12226人次,电话抽访1140人。1-5月,我区共为142户次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,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43.83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