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记者 陈艺军)“喂,您好,是王先生吗?这里是大渡口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。请问您对化粪池的处理情况是否满意?”“满意,真没想到,不到两天时间,就修好了。”6月10日上午,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对市民进行电话回访。
现场发现、快速派遣、监督处理……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式,形成完整闭合、互联互通的城市综合管理系统,第一时间解决城市问题,实现城市管理的集约化。
自2010年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成立以来,这里俨然成为城市管理的“智慧大脑”,正让我区城市管理变得“目达耳通”。
正是因为有了“数字城管”,我区犹如安上了“千里眼”、“顺风耳”,九成以上城市管理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。
监督员每月拍照4万张
今年43岁的张小艳,担任我区“数字城管”监督员已有2年时间,她对自己所管辖的网格,可谓了如指掌。
“有块广告牌要掉下来了,请赶快来处理下!”6月3日上午,张小艳在翠柏路上巡查时,发现某商务楼存在安全隐患。
当天下午,当她再次路过这里时,看见广告牌已经修理完毕。哪里的市政设施出现损害、哪里有占道经营、哪里的清洁卫生不到位,任何的细小问题都逃不过张小艳的眼睛。
“我们的工作,就是发现问题、上报问题、合力解决,细致和耐心必不可少。”张小艳介绍,每位监督员的手机上都装有一个“城管通”软件,发现问题即刻上传,受理中心接收后便会协调对口部门,安排解决。
“例如,每一个市政设施上都有编码,发现损坏等问题,直接上报编码,中心就会通知相关部门处理。”张小艳说。
如遇到需解决的事情,则要把前因后果及发生的区域位置、路牌、门牌号码、甚至相关店面的名字描述清楚,方便别人找得到,不走冤枉路。此外,每发现一处问题,还要同时上传近景、远景照片各1张。
上报后,张小艳还要及时跟进,协助相关部门处理,直到问题解决,并将整改后的照片上传系统。每天,她总习惯随身携带着笔记本,一一记录发现的问题,以便后续跟踪。
像张小艳这样的监督员,在我区还有30余名。根据规定,他们以网格为单位,每日都要对自己的管辖范围进行全域地毯式搜索,平均每月需要拍照4万多张。
“每个监督员都有自己的责任网格,根据每个责任网格的特点,每天巡查3-4次,每次要走4-6公里,其辛苦不言而喻。然而,正是有了他们,我区数字管理才得以顺利实施。”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。
闭环流程限期完成
“喂?是12319吗?有个化粪池溢出来了……”近日,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接到一条投诉,有居民称在某小区旁,有化粪池满溢,导致地面污水横流,臭味熏天。
处置时限和形成闭环流程是区数字化管理中心的根本。发现问题后,区数字化管理中心高度重视,第一时间派遣给了相关职能单位,督促他们及时核查、整改。
施工人员前往现场了解情况,对排污管道进行了仔细排查,发现管道塌陷导致排污管道堵塞,污水从化粪池盖的接缝处溢出,严重影响市民的出行。
经过1天快速抢修,化粪池堵塞疏通完毕,该责任单位负责人表示,为避免反复堵塞,将新建一个化粪池来彻底解决问题。此外,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也会继续跟踪督办,监督其彻底整改。
“以为要修很多天,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处理好了!”市民王国富说,有了12319热线,的确太方便了,身边的城市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。
据悉,12319是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热线号码,为市民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沟通搭建了有效平台,其覆盖市容市貌、环境卫生、园林绿化、路灯照明等城管工作。
此外,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还实行案件登记—跟进—处理—回访闭环流程,限期完成,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。
“任何细枝末节的小事,都逃不过数字管理系统的‘眼睛’。”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由于持续规范立案、处置、结案流程,强化舆情投诉办理工作,督促各责任单位严格落实长效管理机制,所以杜绝了问题的反弹。
建设队伍保障结案率
“数字城管”的良好运行,离不开我区城市管理局的科学统筹与有效措施,以及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建设。
为强化监督队伍管理,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定期组织开展评讲例会学习,通过日常案卷质量评讲、市容环境月度季度检查等方式,加强采集和提高受理的专业能力。
为进一步督促问题的处置落实,区城市管理局建立了数字城管终端受理人员QQ群,方便日常信息交流。
“每周工作预警、月通报、季度汇总、季度街镇终端部门联席会等形成常态化,定期通报考评结果。通过意见反馈、讨论交流等,加强与终端部门的沟通机制,案件处置率大幅提升。”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说。
与此同时,依据工作内容,一系列严格的考核制度相继出台。通过每日GPS定位巡查考勤、每日案卷上报时间考勤、每周一次案卷漏报抽查、每月市容环境卫生问题系统倒查等方式,督促队员工作。
按照要求,监督员在季度暗查中的漏报率不能超过15%,受理中心的按时派遣率达95%,首次派遣准确率90%。
正是因为有了高质量的队伍作保障,今年除疫情期间外,区“数字城管”每月平均上报案件12000件,结率案在92%左右,在城市管理工作者与市民之间架起了一座“连心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