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大渡口网 > 人物专访
您的位置: 人物专访
【工匠风采】一线车间工人 一流工匠精神

王彦文(左)和同事在一线车间检查设备

    在三峰集团,王彦文的能力很强,水平很高,十分努力,是众所周知的。他的脸上总是洋溢和善的笑容,给人淡定、轻松和自信的印象,看不出作为三峰集团制作部领头人的那种重任在肩的压力感。

    举重若轻,不藏不露。他,就是三峰集团制作部工程师王彦文。

    带着梦想和激情 用脚踏实地的勤奋换来成果

    2010年,甘肃小伙王彦文来到了重庆,进入了三峰集团制造部,从事生产设备研发工作。

    “那时候,我才25岁,刚进来的时候公司设备短缺,多是进口,我们制作部既要兼顾产品生产,又要挑起设备研发的大梁。”既要生产,又要研发。这对当时仅25岁王彦文来说是巨大的挑战。但他没有退缩,以一副稚嫩的肩膀挑起这比泰山还重的重担,要承担如此重大的责任,完成如此重大的任务,谁都知道,一个“难”字是如何写的。如何闯过难关,他二话没说,也只用两个字来回答:“勤奋”。从那时起,他不等不靠,带领制作部同事们日夜兼程,脚踏实地,在设备短缺的情况下稳定生产秩序,加班加点研发新产品,帮助企业度过了艰难期。

    王彦文仿佛天生就是一个“玩”机械的人。他告诉记者,从2010年,他进入公司后,制作部由8台焚烧炉增加到40台,在部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,生产效率大有提高。他也因为业绩出众连续多年获得企业先进职工、模范职工等荣誉称号。

    研发产品代替进口 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

    2017年,王彦文带领团队研发的混炼机(处置危险废物专用设备)投入使用,这项产品的成功研发代替了进口设备,使得生产成本大大节约。每台每年约为企业节约200万元,其质量也更高更优。此外,王彦文参与的自主研发设备——两段焚烧炉,获得我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峰集团的十万元奖励。

    王彦文回忆,研发混炼机的那段时间,自己分不清白天黑夜。每天从早上7点开始,整个白天都是在工厂里过的,一方面进行检查调试,另一方面又向有经验的工人师傅请教;晚上则在宿舍里看图纸、看资料到半夜,把全部设备的结构、工作原理等一切技术问题都弄清弄楚,熟记于心。在三、四个月的时间里,身上的工装湿了又干,干了又湿,连身上的皮又换了几层。他年轻,人们总见他精力旺盛,干劲十足,但是,那种累啊,没人知道。这些日子,他终生难忘。

    但是当看到成果的那一刻,他觉得,自己不管付出了再多的努力,都值得。

    对这份职业爱得深沉 在车间一线走了八年

    整个厂房就像一个街市,生产线就是一排排的楼房,楼房之间就是一条条街道。王彦文每天都沿着“街道”对各种设备进行巡检,他时而走、时而停,时而看、时而听,显得休闲、轻松,就像拉着自己的孩子在逛街。这种状态的出现是他多年深入学习的结果,从初时的检查生产到多年的设备研发、他下的工夫真的太多了。

    如今,王彦文已经是制作部乃至三峰集团的骨干级员工,以他的资历和成绩,他完全可以将每日的车间巡查工作交给其他员工,但是王彦文没有这么做,尽管这只是琐碎又很基础的日常工作,但是他都坚持每一步都要走到、每一眼都要看到、每一个错误都要检查到。

    “我热爱这份职业,如今在这个岗位上走了八年,以后还要继续走下去。”采访到最后,王彦文说,自己还年轻,需要学习的还太多,他还要继续努力,眼下的目标就是,争取今年之内拿到高级工程师资格。

    (记者 王玲美 实习生 黄兰清)

编辑:唐洪琼

主编:张韬 陈长青

监制:刘文娅 姜海

手机阅读    |    返回首页